以项目宾狍 领 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朱龙兵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 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增收节 支,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20l2—20l3@z,大丰 市参与实施了省农机三新工程《水稻生产全程机 械化作业模式与规范建设推广》项目,通过项目 实施的示范带动,全市水稻机械化生产作业能力 进一步增强,机械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项目 实施取得了预期效果,推动了全市粮食综合生产 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 作用。 2辐射带动全市发展情况 截至2013年6月底,大丰市在役插秧机保有量 达到1 357台(其中乘坐式插秧机222台),与5年前 相比新增826台;全市在役稻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 达到1 889台,其中全喂入收割机l 792台(包括带 秸秆切碎装置全喂入收割机1 295台),半喂入收 割机97台。2012年大丰市顺利通过省级基本实现 水稻种植机械化考核验收,在盐城市率先基本实 现水稻种植机械化。在此基础上,2013年该市水 1 示范点建设情况 全市确定了3个项目实施点,各项目实施点精 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推进,均取得了较好的 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步伐明显加快,全市 完成麦秸秆还田面积2.87万hmz,还田率达N58%; 完成机插秧面积2.29万hm2,机直播面积2.2 khm2, 项目实施效果。其中:新丰镇2013年完成麦秸秆 还田面积3.47 khm ,还田率达 ̄tJ68.6%,机插秧面 积1.03 khm ,机插率达 ̄1J82.2%;刘庄镇2013年完 成麦秸秆还田面积2.3 khm2,还田率达 ̄rJ64.2%, 机插秧面积3.ol khm ,机插率达N81.3%;大丰 港区2O13年完成麦秸秆还田面积2.6l khm2,还田 率达 ̄tJ96%,机插秧面积2.07 khmz,机插率达到 89.8%。与2012年相比较,2013年3个示范点水稻 全市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 ̄t]84.6%,其中水稻机 插率达 ̄1J77.2%,LL2012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 同时,制定和完善了适合本地区推广应用的《高 速插秧机操作技术规程》和《水旋耕秸秆还田机 械化耕整地技术规范》。在项目实施点建立了机 械化集中育秧示范点,新增育秧播种流水线3条, 实现集中供秧面积1.87 khmz;在大丰港区建成 366.67 hm2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并挂 牌标示。通过两年的项目实施,全面完成了项目 合同书规定的目标任务,达到了绩效考核指标要 机插率比2012年平均提高了5.47个百分点,水稻 生产机械化技术得到了较快的推广,对加快推进 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 18江苏农机化2013.5 求。 3采取的主要措施 3.1认真做好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与协调工作 为保证项目实施工作的有效开展,该市专门 成立了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市农委主任任组 长,市农委和市财政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副组 长,市农委农机推广站、市财政局农业科以及新 丰镇、刘庄镇和港区等单位的负责人为领导小组 成员。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指 导、督促检查和组织协调等工作。市财政局对项 目资金使用进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同时成立 了项目实施课题小组,从农机、农艺技术等方面 对项目实施进行指导,保证农机与农艺密切配 合,使项目实施能够取得预期效果。 3.2积极营造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舆论氛围 专门召开项目实施工作布置会,对项目实施 进行全面部署,重点是育(插)秧机械、秸秆还 田机械和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械的购置落实,示范 点镇、村、组机插面积的落实以及育秧物资的准 备等等。在宣传内容上,积极宣传麦秸秆还田与 机插秧集成技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宣传, 举办机具展示会进行机具现场操作演示,进村入 户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水稻生产 机械化技术,做到电视上有图象、广播里有声 音、田间地头有现场、农民手里有资料、网络上 有信息,从而形成良好的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推 广舆论氛围,保证了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3.3切实加大地方财政扶持力度 多年来,该市市级财政对水稻生产机械化技 术推广工作都进行重点支持,每年安排专项财政 资金进行补贴扶持。2012年市政府出台了《2012 年水稻种植机械化推广工作考核奖励办法》,明 确市财政对新购置的步进式插秧机每台补贴2 000 元,乘坐式插秧机每台补贴10 000元。同时,对 完成机插秧推广目标任务的镇(区)、基层领导 和农机(农技)推广工作人员以及建成示范方、示 范园的村都给予一定奖励。2013年中共大丰市委 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工程建设促进农民 持续增收的意见》,明确对新购乘坐式插秧机、 步进式插秧机、44.1 kW(60马力)以上中拖及其 配套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或农户 的技术培训、实际作业技术辅导、作业成本等费 用,分别按1万元、0.2万元、0.8万元的标准给予 补助。同时积极鼓励联合收割机更新升级,对自 有旧收割机报废后再购置半喂入高性能联合收割 机的,除享受省级以上补贴外,市财政再给予相 当于实际购机额10%的作业补贴。通过采取以上地 方财政配套补贴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 购机积极性,进一步增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持 续推广、快速发展的动力。 3.4开展农机、农艺技术培训与指导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市组织农机、农技专 家开展插秧机的使用操作、维修保养技术,育秧 床土准备、种子处理、壮秧标准等育秧技术,机 插后的大田管理技术等培训活动,共举办培训班6 期,参训人员达l 100人次。安排农机及农技专业 技术人员联系各示范点,对育秧、耕整地、插秧 机使用与调试等重点环节进行跟踪技术培训,从 机插秧育秧的用种、用土、肥水配比、秧龄期管 理以及秧苗病虫害防治等各个方面为群众一一讲 解和指导,督促他们要严格按照机插秧秧苗的育 秧规范进行育秧操作,确保育出高标准、高质量 的机插秧苗。同时,加强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做 好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插秧作业质量监管和技术 指导工作。 3.5积极发挥新型农机化服务组织的主力军作用 在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过程中,该 市不断探索新型农机化服务组织市场化、社会化 经营服务的新路子,大力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 织,建立健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体 系。近几年来,通过政策扶持、组织引导和典型 引路,大力支持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和种田 大户开展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市 基本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推广服务 体系。据统计,目前全市以水稻机械化生产作业 为主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0家,农机大 户和种田大户达N8o户。以机插秧作业为例,农 机服务组织的作业机具数量达 ̄1J922台,占全市作 业机具总量的68%;每年可完成机插秧作业面积近 1.67万hm。,占全市机插秧总面积的70%以上。实践 证明,新型农机化服务组织的有效运行,提高了 水稻机械化生产作业机具的使用效率和投资回报 率,加快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的整体发展,为全市水稻生产 全程机械化的快速推进、农机化服务组织的发展 壮大和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作者单位:大丰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收稿日期:2013—08-26) 江苏农积化2017.5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