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用时:25分钟)
题组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
1.(2019·试题调研)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4 g白磷(P4)中所含的P—P键数目为0.4NA B.1 mol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NA C.1 mol葡萄糖(C6H12O6)分子中含有的羟基数目为6NA D.17 g H2O2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0.5NA
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氯气通入FeI2溶液中,当有3NA个Fe被氧化时,消耗氯气33.6 L(标准状况下) B.3.8 g HCl和HCl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NA C.22.4 L(标准状况下)二溴乙烷中含有的C—Br键数目为2NA
D.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若正极生成的H2体积为22.4 L,则导线上通过2NA个电子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1 L 2 mol·L氨水中加盐酸至中性时,生成NH4的数目为2NA B.1 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A C.18 g OH和20 g —OH所含电子数相同
D.标准状况下,5.6 L NO与5.6 L O2混合后的气体分子数为0.375NA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 0.1 mol·L Na2S溶液中含S和HS的总数为0.1NA B.0.2 mol由H2O与D2O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的中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3.4 g D2O2所含极性键数目为0.2NA D.7.8 g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60 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1NA
B.0.5 mol·L CuCl2溶液中含有的Cl个数为NA
C.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电极每减轻27 g,导线上流过3NA个电子
D.在反应4Cl2+8NaOH===6NaCl+NaClO+NaClO3+4H2O中,消耗1 mol Cl2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5NA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制得PCl5(g)的反应达平衡时,增加2NA个P—Cl键
1
-1
-
18
-1
2-
-
-
-1
+
37
335
2+
B.6.4 g CaC2中含碳碳三键的数目为0.1NA C.0.1 mol·L的硫酸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2NA
D.一定量NH4NO3在某温度下分解生成的气体无污染且为1 mol,则转移电子数为6NA 7.(高考押题)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n与某浓度HNO3溶液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N2O与NH4NO3,共1 mol,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8NA
B.120 g NaHSO4和KHSO3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甲烷与7.1 g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得到CH3Cl的分子数小于0.1NA
D.1 mol FeCl2在酸性条件下与足量双氧水充分反应,整个过程转移电子数目为NA 8.(高考押题)雄黄(As4S4,化:
)与雌黄(As2S3)在古代均曾入药。二者可发生如下转
-1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As4S4中含有10NA个极性共价键
B.反应Ⅰ生成22.4 L SO2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7NA C.3.8 g 1H216S中所含中子数为2NA
D.1 mol/L NaH2AsO3溶液中H2AsO3、HAsO3、AsO3、H3AsO3共NA个
9.(2019·安徽淮北宿州高三第二次模拟)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HCHO含中子数为1.5NA B.7.1 g Cl2通入5 L水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含S、HS共1 mol的Na2S溶液中含Na数目为2NA D.10 g质量分数为17%的H2O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1NA 题组二 无机物的性质、变化及应用
1.(2019·高考全国卷Ⅰ,T10,6分)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
-
+
13
-
2-
3-
234
2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 mol·L(设冰的密度为0.9 g·cm)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
+
-
+
-3
-1
-3
2.(2019·高考全国卷Ⅲ,T10,6分)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B.水中的 NO3、SO4、Cl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 H+OH===H2O
3.(2018·高考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饱和石灰水A.NaHCO3(s)――→Na2CO3(s)――→NaOH(aq) NaOH(aq)过量HCl(aq)B.Al(s)――→NaAlO2(aq)――→Al(OH)3(s) 氨水蔗糖(aq)+C.AgNO3(aq)――→[Ag(NH3)2](aq)――→Ag(s) AlHCl(aq)D.Fe2O3(s)――→Fe(s)――→FeCl3(aq) 高温4.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 mL氯气、20 mL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
3
+
-
-
2-
-
色
B.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3 mL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 C.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
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和黑色固体生成
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H2O===4OH+O2↑
B.向明矾[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恰好沉淀完全:2Al+3SO4
+3Ba+6OH===2Al(OH)3↓+3BaSO4↓
电解2++
C.用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H2O=====2Cu+O2↑+4H D.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4Fe+O2+4H===4Fe+2H2O
6.(2019·甘肃兰州一中模拟)工业上利用无机矿物资源生产部分材料的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
3+
2+
-
2-
3+
2-
2-
-
A.在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的过程中常用到NaOH溶液、CO2气体、冰晶石 B.石灰石、纯碱、石英、玻璃都属于盐,都能与盐酸反应
C.在制粗硅时,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黄铜矿(CuFeS2)与O2反应产生的Cu2S、FeO均是还原产物
7.五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及产物略去),其中Q、M、N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Q为N2,则X可能为氢气 B.若Q为Al(OH)3,则Y可能为稀硫酸 C.若Q为Fe,则Y可能为稀硝酸
D.若Q为NaHCO3,则X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8.如图所示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若每步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
4
的是( )
A.溶液B中发生的反应为2SO2+O2===2SO3
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溶液C中是否含有Fe C.由以上流程可推知氧化性:Fe>O2>SO4 D.此工艺的优点之一是物质能循环利用
9.(2019·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参考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精准练(二) 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应用
题组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
12.4 g
1.解析:选B。12.4 g白磷(P4)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每个白磷分子中
124 g/mol含有6个P—P键,故0.1 mol P4分子中含有0.6 mol P—P键,所含的P—P键数目为0.6NA,A项错误;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因此1 mol苯乙烯分子中含有1 mol碳碳双键,B项正确;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所以1 mol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的羟基数目为5NA,17 gC项错误;17 g H2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H2O2的结构式为H—O—O—H,每个
34 g/molH2O2分子中含2个极性键,故17 g H2O2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NA,D项错误。
2.解析:选B。将氯气通入FeI2溶液中,由于I的还原性比Fe强,先被氧化,故当有3NA个Fe被氧化时,被氧化的I数目N≥6NA,无法计算消耗的氯气的量,A项错误;两者的摩尔质量均为38 g/mol,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每个HCl和HCl分子中均含有20个中子,故0.1 mol混合气体中含2NA个中子,B项正确;标准状况下,二溴乙烷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C项错误;未注明气体的状态,无法计算22.4 L氢气的物质的量,也就无法计算导线上通过的电子数,D项错误。
3.解析:选C。向1 L 2 mol·L氨水中加盐酸至中性时,溶液的溶质为NH4Cl和NH3·H2O,NH4的数目小于2NA,A项错误;每个乙烯分子中有6个共价键(5个σ键、1个π键),故1 18-
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B项错误;18 g OH所含电子数为×10NA,20 g—
17
5
+
-1
37
335
2+
-
-
2+
3+
2-
3+
20
OH所含电子数为×9NA,故两者所含电子数相同,C项正确;标准状况下,5.6 L NO与5.6
17L O2混合后生成0.25 mol NO2,剩余0.125 mol O2,另外还存在可逆反应2NO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小于0.375NA,D项错误。
4.解析:选B。S在溶液中能水解为HS和H2S,根据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的S、HS和H2S的总数为0.1NA,A错误;0.2 mol H2O 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2×(18-8)×NA=2NA,0.2 mol D2O 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2×(1×2+16-8)×NA=2NA,所以0.2 mol3.4 g1718
由H2O与D2O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的中子数为2NA,B正确;n(D2O2)== mol,
36 g/mol1801717
所含极性键的物质的量为 mol×2= mol,C错误;7.8 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
18090mol,1 mol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所以0.1 mol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错误。
5.解析:选B。A.60 g丙醇的物质的量为1 mol,而每个丙醇分子中有11个共价键,故1 mol丙醇中含11NA个共价键,故A正确;B.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B错误;C.该原电池中Al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Al-3e===Al,故电极每减轻27 g,导线上流过3NA个电子,故C正确;D.在反应4Cl2+8NaOH===6NaCl+NaClO+NaClO3+4H2O中,消耗4 mol氯气时转移6 mol电子,故当消耗1 mol氯气时转移1.5 mol电子,即1.5NA个,故D正确。
6.解析:选B。PCl3与Cl2制得PCl5(g)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达平衡时,生成PCl5(g)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增加的P—Cl键数目小于2NA,A项错误;1个CaC2中含1个碳碳三键,6.4 g(即0.1 mol) CaC2中含碳碳三键的数目为0.1NA,B项正确;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0.1 mol·L的硫酸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C项错误;NH4NO3在某温度下分解生成的气体无污染,则该气体为N2,可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5NH4NO3===2HNO3+4N2↑+9H2O,生成4 mol N2时转移15 mol电子,故生成1 mol N2转移的电子数为3.75NA,D项错误。
7.解析:选D。每生成1分子N2O或NH4NO3所得电子数目均为8,所以生成1 mol N2O与NH4NO3,电子转移数目为8NA,A正确;NaHSO4和KHSO3的摩尔质量均为120 g/mol,故120 g(即1 mol)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阳离子(只有Na、K)数为NA,B正确;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为连锁反应,生成的CH3Cl会与氯气继续反应,故题给情况下得到CH3Cl的分子数小于0.1NA,C正确;1 mol FeCl2被双氧水氧化成Fe转移1 mol电子,得到的Fe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整个过程中电子转移数目大于NA,D错误。
8.解析:选C。由雄黄的结构可知,1 mol As4S4中含有8 mol极性共价键和2 mol非极性共价键,A错误;由于未注明所处的状况,因此22.4 L SO2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电子转移数目无法求算,B错误;3.8 g 1H216S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H、16S中的中子数分别为1、18,故0.1 mol 1H216S中所含的中子数为2NA,C正确;由于溶液体积未知,所以无法
6
234
234
2
34
3+
3+
+
+
-1
+
-
3+
-
18
2-
-
2-
N2O4,故
求算,D错误。
9.解析:选A。甲醛是中学常见的一种气态烃的含氧衍生物,每个HCHO分子中含15个中子,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醛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含有中子数为1.5NA,故A正确;Cl2与水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虽然水是足量的,但该反应仍然不能进行完全,转移电子数目小于0.1NA,故B错误;Na2S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2c(S)+2c(HS)+2c(H2S)=c(Na),故C错误;除溶质H2O2含氧原子外,溶剂H2O也含有氧原子,故D错误。
题组二 无机物的性质、变化及应用
1.解析:选D。观察图示知,第一层只存在HCl分子,HCl没有电离,A项正确,D项错误;在冰表面第二层中,假设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n(Cl)=1×10 mol,n(Cl)1 mol×18 g·mol1×10 mol3+-3=n(H),冰的体积V==20.00 cm,c(H)==5.0×10 -3-30.9 g·cm20×10 L
+
-1
-4
-
-4
-
2-
-
+
13
mol·L,B项正确;第三层中水分子结构不变,每个水分子与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C项正确。
2.解析:选A。离子交换法净化水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上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H和OH与水中阳、阴离子杂质进行交换,将水中阳、阴离子杂质截留在树脂上,进入水中的H和OH重新结合成水而达到纯化水的目的。凡能与阳离子起交换作用的树脂称为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起交换作用的树脂称为阴离子交换树脂。结合上述分析及电荷守恒可知,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总数增多,A错误;水中的NO3、SO4、Cl被阴离子树脂吸附除去,B正确;通过净化处理后,水中的离子浓度降低,水的导电性降低,C正确;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交换时产生的H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时与OH反应生成H2O,离子方程式为H+OH===H2O,D正确。
△
3.解析:选A。2NaHCO3=====Na2CO3+CO2↑+H2O,Na2CO3+Ca(OH)2===CaCO3↓+2NaOH,A项正确;2Al+2NaOH+2H2O===2NaAlO2+3H2↑,NaAlO2与过量HCl反应生成Al,即AlO2
+
3+
3+
-
+
-
+
--
2-
-
+
-
+
-
-1
+4H===Al+2H2O,B项错误;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无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项高温
错误;Fe2O3+2Al=====Al2O3+2Fe,而Fe与HCl(aq)反应只能生成FeCl2:Fe+2HCl===FeCl2+H2↑,D项错误。
4.解析:选A。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A中氯气不能完全溶解,溶液为浅黄绿色,A项错误。
5.解析:选D。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A错误;向明矾[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恰好沉淀完全,根据比例关系可知,Al完全反应生成AlO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2SO4+2Ba+4OH===AlO2+2BaSO4↓+2H2O,故B错误;用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阳极铜放电,电解的实质为电解精炼铜,故C错误;硫酸亚铁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亚铁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
2
3+
2-
2+
-
-
2-
3+
-
+
-
7
+
+O2+4H===4Fe+2H2O,故D正确。
6.解析:选B。用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的过程中,首先用NaOH溶液将铝土矿中的
+3+
氧化铝溶解转化为偏铝酸钠溶液,然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把偏铝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再过滤得到氢氧化铝,接着加热氢氧化铝使其分解为氧化铝,最后用冰晶石做助熔剂,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铝,A正确;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属于酸性氧高温
化物,不能与盐酸反应,B不正确;在制粗硅时,发生反应SiO2+2C=====Si+2CO↑,被氧化的物质C与被还原的物质Si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正确;黄铜矿(CuFeS2)与O2反应,铜元素由+2价降为+1价被还原得到Cu2S、氧由0价降为-2价被还原得到FeO,所以Cu2S、FeO均是还原产物,D正确。
7.解析:选C。Q、M、N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且Q与不同的物质反应分别得到M和N,M和N又可以反应生成Q。若Q、M、N含有的相同元素为变价元素,则M+N―→Q为归中反应。也可以考虑两性物质的转化,如Al相关化合物的转化。A.若Q为N2,X为H2,则M为NH3,共同元素为氮元素,可推测M+N―→Q为归中反应,N中氮元素为高价态,可推测Y为O2,N为NO,归中反应为NO+NH3―→N2+H2O,故A正确;B.若Q为Al(OH)3,Y为H2SO4,则N为Al2(SO4)3,可推断M+N―→Q为Al+AlO2―→Al(OH)3,所以M为NaAlO2,X为NaOH,故B正确;C.若Q为Fe,Fe为变价元素,M+N―→Q应为归中反应:Fe+Fe―→Fe,Q若改为Fe,才能实现这相关五种物质的转化,故C错误;D.若Q为NaHCO3,X为NaOH,则M为Na2CO3,Y可以为HCl,N为CO2,故D正确。
8.解析:选D。酸性Fe2(SO4)3溶液能吸收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SO2+2H2O===2Fe+SO4+4H;溶液B中通入空气发生反应:4Fe+O2+4H===4Fe+2H2O;由该氧化还原反应可知,氧化性:O2>Fe,A、C错误;检验Fe可用KSCN溶液,B错误;Fe2(SO4)3可循环利用,D正确。
9.解析:选B。A项,因为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所以其可以用作化肥,错误;B项,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加入稀硫酸可以除去Fe2O3利用了稀硫酸的酸性,正确;C项,SO2漂白纸浆利用了SO2的漂白性,不是其氧化性,错误;D项,电解Al2O3获得铝,不是因为Al2O3具有两性,错误。
3+
3+
2+
2-
+
2+
+
3+
3+
2+
3+
2+
3+
-
8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
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9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考官,是掌控考试的;考生,是被考试考验的。如果你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考生,你难免会惶惶不安,因为你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被摆布者。如果从考官的角度去看考试,你就成了一名主动的参与者。具体的做法就是,面对那些知识点,你想像你是一名考官,并考虑,你该用什么形式来考这个知识点。
高考前两个半月,我用这个办法梳理了一下所有课程,最后起到了匪夷所思的效果,令我在短短两个半月,从全班第19名升到了全班第一名。当然,这有一个前提——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我基本已完全掌握。
3、再次,适当思考一下考试后的事。
如觉得未来不可预测,我们必会焦虑。那么,对未来做好预测,这种焦虑就会锐减。这时要明白一点:考试是很重要,但只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瞬间,所谓胜败也只是这一瞬间的胜败,它的确会带给我们很多,但它远不能决定我们一生的成败。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