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磁铁》教学案例
作者:邹小霞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4年第02期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中的第一课。 【设计思想】
本节课用“魔术”作为教学引入,以“磁铁”作为整节课的教学载体,让学生通过游戏去发现并认识磁力。认识磁力后,学生的头脑里会产生“哪里磁力大”这样的问题,教学又引导学生依照“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实践应用”的科学探究过程深入展开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认识并发现磁铁的磁极。 【学生情况】
虽然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这一学科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们具备与生俱来的探究能力。探究过程就要从学生不认识、不了解、不知道的地方入手,制造机会、疑惑给学生,激励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另外,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磁铁,也有使用磁铁吸铁的经验,但对于真正的科学概念中的磁铁、磁力、磁极,以及磁铁的性质和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与磁铁有关的游戏,期望他们能在活动过程中有较多的发现。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进行实验。 2.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中尊重科学事实。 2.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科学知识: 1.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 2.了解生活中磁铁的应用。 【教师准备】
1.各种形状的磁铁、铁钉、图钉、硬币、铁屑、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小车、水槽等。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教师将一个小鸟图片放在纸板前,把磁铁放在纸板后,移动磁铁让小鸟自己动起来。) 师:魔术结束了,请同学们猜一猜小鸟是怎样动起来的。 (学生观察,并说出小鸟跳舞的理由)
师:那我们就一起去揭开秘密吧,板书课题《神奇的磁铁》。
[评:从孩子们感兴趣的魔术入手,让他们发现问题,引发思考,并通过充分的调动情绪和情境的创设,激发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二、认识磁铁,建立概念
师: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磁铁呢?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学生介绍磁铁)
师: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自由回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大家看老师今天就让这些磁铁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来。(出示各种磁铁)
师:观察这些磁铁,你们有什么发现吗?S和N分别代表磁铁的两个磁极。(课件演示) [评: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这样既尊重学生的观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自主探究,了解磁铁
师:磁铁还有没有其他的秘密呢?下面我们来玩一玩磁铁,看看你会有什么样的发现? 1.教师出示实验要求。
2.学生实验探究,教师参与,并适时指导。 3.整理实验器材,完善实验记录。 4.小组汇报观察结果。
[评:“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这一环节中,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学知识,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形式直观地感受磁铁的性质。] 四、联系实际,应用拓展
师:磁铁如此神奇,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它是如何被人们应用的呢? (学生举例)
师:其实中国人很早就了解了磁铁的妙用,并创造了奇迹。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证实了这一点。(演示课件:司南、磁悬浮列车。)
[评:重视调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通过直观地再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智慧,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五、课堂小结(略) 六、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从学生“兴趣”出发,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开课伊始,我根据三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让他们感兴趣的钓鱼游戏,通过游戏提出问题,即为什么有的同学钓不上鱼,而有的同学会钓很多鱼,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充分的情绪调动和情境创设,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 心理。
2.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整堂课我主要让孩子以“玩”为主,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学知识,并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形式直观地感受磁铁的性质,增长科学的探究能力。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区东海学校) 编辑 谢尾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