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对成人音乐教育的启示
作者:刘文珺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4年第07期
“奥尔夫教学法”是通过人类最自然的实践形式——即兴演奏,使音乐成为人们自发的要求和需要,它强调音乐只是手段,通过音乐来培养人的多方面素质,是启发人的音乐情感和感觉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在欧洲已经成功地运用在成人音乐教育中。在教学实践中,它为教师提供了无穷的挖掘空间,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这正是“奥尔夫教学法”的优点所在。下面,笔者谈谈由“奥尔夫教学法”带来的几点启示: 一、音乐教育应该回归即兴律动
即兴的律动是奥尔夫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最突出、最重要的一项原则,它突破了固有守旧的思维模式,寻求一种新的感觉。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受到太多传统音乐教育模式的制约,教师“填鸭式”地教,学生被动地学,使得大多数音乐课堂气氛沉闷。奥尔夫教学法的即兴表演使笔者深深地感觉到:表演时,不但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与演奏者的默契配合,还要有即兴创作以及与之对应的乐器音色的律动。表演中,演员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造。笔者发现,任何一种即兴表演都会产生某种规律,或是节奏方面,或是动作方面。音乐教育也应该回归即兴律动,在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做这种即兴律动表演,将教师教的知识技巧加以创新,使学生的情感得以释放,从音乐的接受者变成音乐的创作者。
二、音乐教育呼唤创造力的培养
奥尔夫成人学校创造性的表演带给笔者很大的震撼,舞蹈、歌唱、表演,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学生开心地表演着他们创作的节目,就像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笔者不由地联想到了我们的音乐教育,尽管人们一再批判音乐教育缺乏创造力,但并没有更好的措施来激活学生潜在的创造潜能。在课堂上,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每节课上设定一个主题,进行即兴创作或创编活动,小至一些动作,大至创编音乐剧,要求创编活动不能雷同,需要学生共同合作完成。这样一来,所有学生都会全身心地投入进来,为自己创作的成功感到欣慰与自豪。心理学研究表明,音乐最能带给人以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教师应该抓住每一个课堂教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逐渐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用音乐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奥尔夫的教学表演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学生都很快乐。学生不仅在快乐中学习音乐,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教学内容和模式,选择以游戏为主的内容,游戏教学可以使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很快融入其中。同时,教师还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音乐教学应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奥尔夫学校的学生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出:奥尔夫教学法很好地运用了综合性教育原则,注重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表演中把动作、语言、舞蹈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学生来说,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与之相比,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与此显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我国音乐教学的内容以歌唱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难以掌握丰富的音乐知识,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笔者认为,音乐教育要遵循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规律,教学活动不应拘泥于成规,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触类旁通,在课堂上不是单纯地教会学生唱一首歌、演奏一段乐曲或表演一段舞蹈,而是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各个方面,掌握节奏、节拍、音色,甚至作曲等知识。
以上是笔者对“奥尔夫教学法”的一些粗浅认识。“奥尔夫教学法”正在以其独特、新颖、富于创造性的特点一步一步走进我国的音乐课堂,使广大音乐教师深受启发,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为今后的音乐教学开辟了新天地。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音乐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