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份,我们建设工程学部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金石滩进行地质参观实习。实习这一教学环节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能够加深课堂知识内容的理解,更从直观上对于各种岩石的结构、产状、构造、颜色的明显的岩石特征有了更细致的认识,本次实习地点为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我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
车程首先来到地质博物馆,之后有参观了地质公园。本次实习使我们对各种岩石独特的形态和绚丽的颜色所折服,更多的了解到了岩石在地质作用下,岩浆作用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各种形态迥异的形状,对今后工程实地考察勘测,及施工前的选址都是有极大的意义的,通过实习把课堂上学到的关于断层、褶皱、背斜、向斜、穹窿和盆地等对于施工影响极大的特殊地质构造可以尽量避免,认识到工程地质课对建筑施工的基础性作用。
实习地点介绍
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座以海洋风光海岸地貌为主的综合型海岸带地质公园,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地理坐标:东经121`03`—122`10`,北纬38`40—39`10`,总面积216.42Km2。金石滩国家地质公园景区面积64.50Km2,放眼金石滩东部海岸,在绵延曲折的6.5公里海岸线上,震旦纪、寒武纪的地质地貌、沉积岩石和大量的古生物化石鳞次栉比,造就了玫瑰园、恐龙园、南秀园、鳌滩等四大天然景区,近百处景点,姿态万千、栩栩如生。
金石滩,奇石林立、风光旖旎,是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这里海岸岬角出缩,海湾交错,有最常见也最善于变化的基岩海岸景观,一亿年来,由于受第四纪冰期和海蚀风化作用的影响,公园海岸处处可见形态各异的海蚀地貌景观。
1恐龙探海
典型的基岩港湾海岸地貌,因海浪作用形成海蚀拱桥,恐龙的头部是一个突出于海中的岬角,由
于受到海浪不断侵蚀,海蚀拱桥顶板的岩体会不断剥落塌陷,残留的岩体于海岸分隔开来,形成一桩桩海蚀柱,在历经不断的海蚀和风化作用,便峭然屹立于海蚀崖前金源台地上,自然形成了一座座看似雕塑的残丘。这地质形态上,属海蚀拱桥,又称海蚀穹,是基岩港湾海岸的一种海蚀地貌形态,常见于海岸岬角处。岬角两侧的基岩部分,受剥蚀作用而不断扩大加深以致穿通所形成的拱桥状地形。
2威武的将军石
从海蚀地貌形态上看它属于海蚀柱,即海蚀平台上残留的椎状或柱状基岩食海拱桥因受长期蚀的拱桥下榻而成。残留的岩体与海岸分隔开来后峭然挺拔于岩滩之上,沿海居民常据其形状称呼,典型的海蚀柱还有石猴观海,阿拉伯城堡,金蛙峰。
3阿拉伯城堡(海蚀方山地貌)
构成这里的岩石是薄层灰岩,形成于6亿年前的震旦纪,由于水平岩层被垂向节理切割,在海蚀作用下形成状如阿拉伯城堡的方山地貌。
情侣石:海蚀洞穴,是海水沿着岩层的节理裂隙面等薄弱部侵蚀形成。
4丹崖史书
行成于距今5.4亿年早寒武纪的典型萨布哈环境,岩性多为白云质粉砂岩,夹有膏盐沉积,干旱炎热的氧化环境造成了岩石以红色为主,犹如远古历史的画卷。
5龟背石
金石滩的镇滩之宝龟背石,形成于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虽然1994年8月14日的一场台风令岩体部分碎裂,但它仍然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块体最大、断面层次最清晰地沉积岩标本。因此它不仅是金石滩的一宝,也是世界地质学界的极品。
这种龟背石据说全球仅两块,另一块在加拿大,但仅是这块的1/3大小。关于这块奇石的成因,目前地质学界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5.4亿年前后沉积的粉砂岩,在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暴露、干裂,其裂缝又被绿色沉积物充填,形成状如龟背的网格状裂隙;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岩石在半塑性状态下,由于地震作用
产生垂直层面的裂隙,饱含水的泥沙流向裂隙运移,随着震动的加剧,泥沙脉不断生长,使两端岩层弯曲、断裂,在层面上表现为形似干裂的网格状裂隙。 6层理
在公园里面,随处可以看到周围岩石都呈现出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典型的震旦纪时期形成的沉积岩。在距今5.7亿年的震旦纪晚期,大连地区发生了一次地质抬升事件,使大连地区由大海变为陆地,地质学家称其为大连上升。历经数千万年的地质沉积间断,一直到寒武纪初期,又沉入海底接受沉积,使震旦纪与寒武纪两个不同时代的地层平行的接触在一起,形成了地质学界称谓的平行不整合。
观察公园周围的岩体,会发现不少岩体都呈倾斜状,有的甚至是直立的,这是由于构造运动造成的。
7褶皱
公园里随处可见蜿蜒的岩体——褶皱,是在岩石固结后由于构造作用产生的一种次生构造,由于挤压应力使岩石产生
波状弯曲,是一种未丧失岩层连续性的塑性变形。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向上弯曲的称为背斜,向下弯曲的称为向斜,根据轴面产状和枢纽产状分为水平褶皱、倾伏褶皱、直立褶皱、斜歪褶皱、平卧褶皱等。 大连电视台台标
地质形态上属于褶皱,这处体量巨大、保存完好的岩层剖面是典型的褶皱。因外形像一个巨大的大连电视台台标而得名,褶皱是在岩石固结后由于构造作用产生的一种次生构造,由于挤压应力使岩层产生波状弯曲,是一种未丧失岩层连续性的塑性变形.
8地质博物馆
共分为八个展厅,将地质科研、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综合为一体。地球厅介绍的是地球的组成部分和矿物元素,以及大连的地质演变史。海洋、海岸、海岸带厅介绍海、洋的分别以及海岸带的沉积作
用、风化作用等。在其中领略海洋奇观、奇石的风采。海洋生物进化厅介绍生命的诞生和演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体验生命的神奇。海岸带矿产资源厅,展出的是大连市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观赏石厅可充分领略到“牡丹石的雍容华贵、菊花石的淡洁高雅、五彩石的色彩艳丽、黄河石的通体圆润、文石的瘦漏透皱等,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由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的实质细腻、色彩缤纷、造型奇特的,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奇石等。影视厅内可以欣赏到有关大连、金石滩滨海地质公园的实景风光片,通过该片的介绍您会对金石滩有全面的了解。海蚀地貌厅,隆重介绍“天下第一
石”龟背(裂)石的形成以及延绵30多华里长的海岸线独特的地质地貌。
这次野外地质实习,我深深感受到地质学的现实意义。短短的半天时间,我们不但参观了各式各样奇特的地质岩石,更观看到了美妙的岩石,而且看到沿途中的各种地质地貌时。在仔细听导游的解说中,对地质学中的三大岩类的成因和主要产地,地层岩性,构造特征,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岩层产状色泽和构造更直观的认识。更值得的是在实习中学会用理论知识来思考和考察实际情况,加深了我对地质结构的了解,同时这次地质实习也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即在实际中区运用理论知识,使我在实践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