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装帧
Ed
圧
【摘要】丰子恺是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向现代韦籍装帧发展转变初期的一位重要的实践者和探索者。面临如何设计新 的现代中国书衣封面问题,以其独特卓越的艺术探索,打破了门类艺术间的传统界限,消解了图案与绘画、漫画与书 籍装帧艺术之间的隔阂。建构了典型的丰氏书籍封面设计艺术范式,起到了开创性、引领性、示范性的作用。【关键词】丰子恺书籍封面设计范式【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 ( 2019 ) 6-093-06[DOI1 l0.l3786/j.cnki.cnl4-l066/g2.20l9.6.017丰子恺(1898—1975),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文 起,以及国外先进印刷术对我国印刷技术工艺的影响和 革新,传统书籍装帧构成形式逐渐向现代书籍装帧构成
化艺术全才,一身兼为作家、画家、书法家、美学家、 美术理论家、音乐理论家、艺术教育家、翻译家,以丰
形式转变。现代书籍结构功能不同于中国传统书籍的首
厚的文学作品、绘画作品、书籍装帧设计作品,艺术理 论著述及翻译作品享誉人世。一般人可能对他的漫画作
要之处,就是书籍封面的角色改变,现代书籍封面被赋 予了更多视觉宣传的使命,且封面设计几乎被当作中国
品、文学作品较为熟悉,而对他的书籍装帧设计作品不
早期书籍设计的唯一内容。⑴封面设计这一概念其实是 后来的说法,当时多数人把封面设计这一工作称之为画 封面,把封面上的图形、图像叫作封面画。可见,现代
甚了解。其实,他一生创作设计了大量具有开创性、启 蒙性的现代书籍装帧作品。丰子恺的书籍装帧设计不论
在当时,还是在中国现代装帧史上都是独领风骚的。据 不完全统计,丰子恺设计的书籍装帧作品约有300余个,
书籍封面设计表现的早期手段是画封面,所画封面具有
很强的绘画效果,当时的封面设计者往往采用绘画的手 段,探寻书籍封面设计的视觉表现语言和形式。画封面
而最能反映其艺术造诣和审美高度的是他创作设计的那
些极富个性特色的书籍封面设计作品。始于清末民初,是现代书籍封面形式区别于传统书籍封 面形式的主要特征。而较早以绘画手段进行封面设计的
一、设计表现的范式我国书籍装帧设计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五四”运动以前的书籍装帧艺术基本上是竖排、线装
是鲁迅、丰子恺等人,他们给现代书籍封面设计艺术领
域留下了众多优秀作品。1 •漫画封面丰子恺作为现代书籍封面设计的早期实践者,在探
的传统装帧形式。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艺术设计学科毕业设计跨方向合作研究” (19YB003 );南昌大学教
改课题“艺术设计学科毕业设计跨方向合作研究\"(NCUJGLX-17-74)作者信息:杨新忠(1978—),男,江西上饶人,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
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研究。 编辑之友• Editorial Friend 2019.6 | 装帧 | 093索如何设计新的现代中国书籍封面上进行了创造性思 考。他毕生设计了大量书籍封面作品,包括文艺刊物、 文艺著作、儿童读物、翻译著作、综合科普书籍等。一
的漫画《百年笑口几回开》(见图6),这种挪用旧作的 做法,并非偷懒,更不是创作表现语言的贫乏枯竭,而
是该书内容与那副旧作表现内容正好吻合。(2)受人之托为封面所画漫画,本人并未直接完成
般人也许并不注意丰子恺的书籍封面设计艺术,更多关 注其趣味隽永的漫画艺术。其实,丰子恺书籍封面设计 艺术始终与他的漫画艺术结合在一起,常以画漫画的手
全部封面设计。由于丰子恺名气很大,上至社会名流,
下至平民百姓,喜欢者众多,上门求画者络绎不绝,各
段和语言来设计封面,经他设计的书籍封面作品呈现出
种书籍杂志争相邀请丰子恺为之创作封面漫画。如中国 近代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综合性刊物《东方杂志》第30卷第
1号(见图7)的封面漫画,即请丰子恺作画,而封面上的
鲜明的丰氏漫画艺术风格,开创出新的、独特的封面设 计表现范式。因此,可以说,丰子恺的书籍装帧与他的 其他艺术追求一样,都是一种发现美和表现美的创作
杂志名和其他文字信息则由他人设计完成。活动。冏通过梳理丰子恺众多的封面设计作品,不难发
现,他这种以画漫画设计封面的手法,在当时是最纯粹
的。真正用漫画的笔法、语言来画完一幅封面作品(见 图1、图2),就连书名、出版单位名、作者信息等文字 均直接绘写完成,封面整体风格协调,一气呵成,体现
出很强的绘画意味和形式。现代书籍封面设计的早期表
现虽基本以绘画手法完成,但在涉及出版社名、作者名 等细小文字时一般会以铅字排印完成。当然,丰子恺漫 画封面作品中也有许多采用铅字排印文字的(见图3、图
4) o这种先绘画后排印的混合手法,显然不及纯粹绘画
手法设计完成的封面的艺术效果。图7《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的封面漫画图8《宇宙风》第33期的封面漫画图9《自由谈》第1卷第1期的封面漫画(3) 书刊封面借用了丰氏漫画,但封面设计者不
图1《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封面图2《爱的教育》封面是其本人。如钱君甸设计的《古代英雄的石像》封面用 的是丰子恺的漫画。民国时期的书刊运用“子恺漫画”
的很多,《宇宙风》第33期(见图8)、《自由谈》第1
卷第1期(见图9)等杂志有几期的封面整版采用了其漫 画。其中《自由谈》第1卷第1期封面用的是漫画《民众 茶园一隅》。(4) 以丰子恺漫画风格绘制的封面画。“子恺漫
画” 一经面世,喜爱者众多,效仿者大有人在,直逼丰
图3《中国青年》第121期封面图4《中国青年》第126期封面氏者不乏其人。丰子恺的弟子鲍慧和,经常在报纸杂志
2.封面漫画封面漫画,指封面设计作品不是丰子恺以画漫画的 手法专门设计的,而是采用了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有
上发表作品,师徒画风肖似,不署名很难分辨。同此 外,还有李毓舖、朱锦江、庄周等人的绘画风格与子恺
漫画一脉相承,如不署名很难轻易断定绘画者是谁。因 此,模仿丰氏漫画风格的封面设计并不罕见,特别是教
时,封面设计者不一定是他本人。(1 )直接以曾经的漫画作品做封面画。如1947年设
科书的封面画模仿较多。当时,丰子恺为开明书店作教 科书封面,市场销路很好,其他岀版社为争夺市场,请计的《又生画集》封面(见图5)直接引自其1945年创作
094 | 编辑之友• Editorial Friend | 2019.6 | 装帧人模仿丰氏画风绘制教科书封面的现象确有存在。这类 素封面作品力求反映儿童憨拙、稚气和率真的天性,撇开
模仿风格的封面漫画虽不是其本人亲自所作,但属丰氏 封面漫画表现的范式之列。封面漫画相对于丰子恺独立完成的漫画封面,其艺
了成人施加的价值观和期待,这是超脱的。此外,他还常常鼓励孩子们在玩耍式的涂鸦中充 分发挥想象力,并把这些稚拙的涂鸦应用到封面设计
术效果和价值并不一致。封面漫画只是用了丰子恺的漫 画,或模仿了他的漫画,封面设计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不
中,得到了世人的认同。如在给作家谢冰莹所著《从军 日记》(见图io)设计封面时就选用了自己女儿的“大
及漫画封面。但不管是漫画封面,还是封面漫画,均属 丰子恺封面设计艺术表现的独特范式。作”,画面充满了天真活泼,书作者一看到这张封面就 爱不释手,该书成了当时的畅销书。丰子恺自己的书同
样也采用此法,如《子恺画集》(见图11)封面与书名
二、设计元素的范式题字分别由两个女儿完成,画面童真可爱。1.稚拙儿童丰子恺非常喜欢儿童,甚至可以说是儿童的崇拜
者,一生画了很多儿童题材的漫画。他对儿童天真活泼 的天性观察细微,深入体会,熟知儿童心理。对原始、
洁净的儿童世界充满向往。对于儿童,其认为:“他们 没有目的,无所谓,无所图。他们为游戏而游戏,手段 就是目的,即所谓’自己目的’,这真是艺术的!” [41
图10《从军日记》封面 图11《子恺画集》封面因此,他的作品里大量出现稚拙的儿童元素表现范式是
2.炽热红心丰子恺不仅用心挖掘孩子的天真童趣,还擅长用心
其心屮本能的反应。其实,丰子恺喜欢儿童,创作儿童 题材元素的作品,跟他亲身经历有更直接的关系。他在
形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⑶(28)他笔下的这颗心往往是鲜 红的、炙热的、寓意深刻的,代表爱心、仁心、善心。
创作那些儿童题材元素的作品时,已是一个有三个孩子
的父亲,同普天下一般父亲一样疼爱自己的孩子。这从 他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可以看岀,那种发自内心的疼爱,
丰子恺对心形图形元素的热衷,实际上还是源自对少年 儿童的爱心和关心。他较早利用心形元素进行创作的
是他创作儿童题材作品的激情动力和灵感源泉。其中就 包括众多的书籍封面设计作品,儿童形象元素是他封面
是1925年为上海立达中学设计的校徽,以心形为主要图 形,表现岀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这种心形元素表 现的范式,在他的封面设计作品中常常岀现,表达岀丰设计作品中应用最多的一类(见表1) o他创作的儿童元
表1丰子恺以儿童形象为主要元素设计的封面作品文艺书籍刊物教科书《爱的教育》《不惊人集》《子恺画集》《子恺漫画
《开明第三英文读本》,《幼稚园 选》《童话概要》《童话论集》《从军日记》《给小
朋友们的信》《春雨》《美术照相习作集》《艺用 《儿童故事》第11、12期,《儿童教育》 读本》第二册,《儿童模范书信》(2),《小朋友唱歌》(1),《幼童 解剖学》《儿童漫画》《儿童生活漫画》《中文名歌 第3卷,《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等唱歌》(1)等五十曲》《博士见鬼》《弘一大师纪念册》《歌曲
集》《李叔同歌曲集》《孩子们的音乐》等富而强烈的爱心情感。如《爱的教育》(版本一)、老师重德行、仁爱、善良、慈悲的佛学观和美学观,这也促使其在艺术创作中对象征佛教的莲花图景元素加以 自觉地运用和表现。莲花图景大多出现在他的封面设计
《爱的教育》(版本二)及《续爱的教育》《给小朋友
们的信》《儿童教育》《新村》等即为心形元素的设计 应用,形态奇妙,含义深刻,强调爱心思想感情的表达作品中,造型各异,寓意丰富,体现出高深的灵性和佛 性。如最具代表性的《护生画集》《续护生画集》《护
(见下页图12)o3.莲花图景莲花、莲叶、莲蓬、蜻蜓、荷塘等莲花图景,在丰
生三集》《光明画集》(见下页图13)等封面作品,均 以莲花、荷叶、莲蓬等图景为封面构成元素,形成了极 具特色的设计元素范式。子恺书籍装帧设计中也是多见的一类题材元素。选择莲 花是因其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和品德,其在佛教中是清 净、圣洁、吉祥的象征。丰子恺师事弘一法师后,接受
4.日月星辰太阳、月亮、星星、彩虹等宇宙天体中的日月星辰编辑之友• Editorial Friend | 2019.6 | 装桢 | 095• 4X图14 丰子恺封面设计中的日月星辰元素
的;夜空中的月亮或圆或缺,或抒情或装饰;星星一般
呈星座或流星形态出现。由此,传达出各种神秘莫测的 意境与空间。5.宗教神明丰子恺虽然皈依佛门,但并未消极地避世离尘。对
图12丰子恺以心形为元素设计的殳达中学校徽和各种封面国计艮生和世间万事万物的积极关怀,是其艺术创作 的重要源泉和方向。除信仰佛教外,他对其他宗教神明
也颇感兴趣,这反映在他的一些封面设计作品中(见图
15)o如中国现代佛教史上创办最长的一份讨论佛法的
专业刊物《海潮音》第14卷第2号封面上人格化的佛像元
素,寓意深刻,很好地反映出刊物的性质和特色;《天
上人间》封面同样利用代表佛教的香炉、香、烟元素设 计表现之,渲染出佛的气韵和境界,与书刊名、内容非
常切合。《结婚的爱》这部译著封面用的则是西方基督 教神父主持婚礼的场面元素;《艺用解剖学》封面用的图13丰子恺以莲花图景为元素设计的各种封面元素常见于丰子恺设计的外文译著封面,这些元素大
多来自于西洋和日本的美术作品。丰子恺曾留学日本, 在东京窥到一些西洋美术的面影,并研习过西画。在国
内,弘一法师曾是其图画课教师,从恩师处他也习过西
洋美术知识和画技。因此,西洋美术作品中的日月星辰 元素被丰子恺用来再造封面,但他并非直接地僵硬洋
化,而是融入了自己独到的想法,赋予日月星辰元素以
宏大的宇宙观、生命观、哲学观,使封面表达出丰富的
内涵。经他改编、设计的日月星辰元素符号呈现出特 有的范式(见图14),太阳往往是光芒四射、冉冉升起096 | 编辑之友• Editorial Friend | 2019.6 | 装帧 |是西方爱神丘比特形象;而《洋琴名曲选》封面上的星 星和新月又是伊斯兰教知名的符号。丰子恺对宗教神明 元素的运用是多元的、兼收并蓄的。如果说佛教元素的
运用源自其信仰佛教,那么对其他宗教神明元素的运 用,更多得益于其宽泛的西学知识背景。丰子恺封面作品中设计元素运用最多见的是稚拙儿
童、莲花图景、日月星辰、宗教神明四种独特范式,他 创作的儿童、莲花、星辰、神明形象往往显现出诗趣的 生活情调和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哲理,这些元素范式
的形成,是他人生阅历和艺术追求的重要体现。正如他在 《缘缘堂随笔》中所描述的那样:“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
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 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 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三、设计构成的范式1. 仿古题签题签在传统印刷术和书籍装帧时代,是书籍封面的 主要构成形式,也是书名的唯一呈现方式。一般以长
方形纸条或布条写着书名贴在传统线装书书皮上。传统 书籍装帧向现代书籍装帧发展变革的早期,题签书名仍
图16丰子恺设计的各式仿古题签然是最普遍的方式,但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题签,而是 对传统题签的模仿和继承。丰子恺可谓这方面的典型代
表,在他设计的书封作品中,书名多半是仿古题签范 式,与封面融为一体,富有强烈的现代视觉设计意味, 已超越了传统题签概念中的直接题写或粘贴,属于现代
书籍封面设计表现体系。这些封面作品中的现代题签设 计范式,构思巧妙、变化多端,彰显岀一代设计大家深 厚的艺术功力和修养(见图16)o2. 写意装饰以传统笔墨技法描绘装饰图案,是丰氏封面艺术作
品中常见的设计构成范式,这与其习艺历程和艺术追 求有着密切联系。其幼时以《芥子园画谱》为范本自学 绘画,打下了扎实的传统绘画表现基础。后游学日本,
图17丰子恺设计的写意装饰封面为《护生画集》《续护生画集》《护生三集》《光明画 集》等设计的封面(见上页图13),均以传统笔墨描绘
发现漫画家竹久梦二的画作后,深受其简洁、装饰画风
的影响,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笔墨装饰表现形式。他将
出极具装饰图案和现代构成意味的画面,传统图案和现 代构成中的重复、对称、连续等形式语言为笔墨描绘所
单纯的官能感受用简单的线条朴素地再现出来,不求形 象的逼真,注重神态和寓意的表达,寥寥数笔便可记录
转换表达。这种在封面作品中植入的线条,凭借漫画的 表现手段,构建起作品视觉图式,与其说是在封面设计
一种情感,表达一种真理。他的笔墨写意装饰封面设计
作品,实质上是一幅幅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艺术创作。
中借用绘画语言和图案的构式予以表现,不如说是在运 用绘画和图案的创作原理来设计封面,这是一种富有开
如他为自己的著作《学生漫画》《儿童漫画》《博士见 鬼》《中文名歌五十曲》设计的封面(见图17),以及拓色彩的探索,独具丰氏写意装饰封面风格。编辑之友• Ediiorial Friend | 2019.6 装帧 | 0973.融合中西运用中国传统笔墨语言表现西方形体构成语言,也
是丰氏封面设计作品中的一个主要构成范式。广博的艺 术修养,使他能够触类旁通,在引入、借鉴西洋艺术形
式时,并非生搬硬套,食洋不化,而是结合民族传统加
以创造性地融会贯通。同他设计的许多封面,表现形体 是西洋的,神采气韵却是中国的。如《结婚的爱》《艺
用解剖学》等封面,构成元素是西洋的,表现手段却
是传统笔墨;在《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和《洋琴名曲 选》,《儿童生活漫画》《绿帘》《青鸟》《开明国语课 本》等封面(见图18),以笔墨描绘手法表现西洋艺术中
的圆顶和尖顶等构图造型形式,显现出异域意味,中西融 合,别开生面。图18丰子恺设计的融合中西意味的封面结语中国传统书籍装帧向现代书籍装帧转变的初期,丰
典型范式。这种独辟蹊径的范式探索具有一定的启蒙色彩
和首创意义,在当时和今天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騷子恺可谓一位极其重要的实践者与探索者。他在面对我 国现代书籍封面设计的发展、变革、创新等问题时,进
参考文献:行了独特的思考,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尝试淡化不 同艺术门类间的固有疆界,弹拨绘画与图案、漫画与书 籍装帧之间的“和弦”,探索建立现代书籍封面设计艺 术的新范式。形式的创新源自思想的升华,丰子恺以其
[1] 赵健.画封面与封面画: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早期形态[J].装
饰,2010 (9) : 74.[2] 王颖.丰子恺的书籍装帧艺术[J].装饰,1993 ( 2 ) : 10.⑶ 吴浩然.丰子恺装帧艺术选[M].济南:齐鲁书社,2010.广博的文艺涵养、高深的审美心胸、出世而又入世的精 神境界,撷取古今中外艺术之精髓,注重传统涵养、民族 基因和多元文化的交融资鉴,形成了丰氏书籍封面设计的[4] 丰子恺.丰子恺文集(艺术卷一)[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
社,1990: 77.[5] 李轶南.中国现代艺术思想的肇始:以李叔同、丰子恺、钱君
甸为中心的考察[J].艺术百家,2017 (5) ; 152.A Research on Feng Zikai's Book Cover Design ParadigmYANG Xin-zhong1,2 (1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2.Art and Design College,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 China)Abstract: Feng Zikai is an important practitioner and explorer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transfonnation from traditional book binding to modem book binding in China. Facing the problem of how to design a new cover for modem Chinese
books, he broke the traditional boundaries among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arts with his unique and outstanding artistic exploration, bridg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attern and painting, as well as cartoon and book binding art. Thus, he constructed a typical art paradigm of Feng's book cover design, and played a pioneering, leading and exemplary role. Key words: Feng Zikai; book cover; design paradigm098 | 编辑之友• Editorial Friend | 2019.6 | 装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