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毒的结构是:亭(上下结构)毒(上下结构)。
亭毒的结构是:亭(上下结构)毒(上下结构)。 简体是:亭毒。 拼音是:tíng dú。 繁体是:亭毒。 注音是:ㄊ一ㄥˊㄉㄨˊ。
关于亭毒的诗词
《送查总卿·事业参亭毒》
关于亭毒的成语
华亭鹤唳 渊亭山立 十里长亭 长亭短亭 狼猛蜂毒 亭亭玉立 楼阁亭台 荼毒生灵 褭褭亭亭 袅袅亭亭
关于亭毒的词语
荼毒生灵 五毒俱全 狼猛蜂毒 楼阁亭台 新亭之泪 渊亭山立
亭毒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老子》:'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一本作'成之熟之'。高亨正诂:''亭'当读为'成','毒'当读为'熟',皆音同通用。'后引申为养育,化育。基础解释:《老子》:/'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一本作/'成之熟之/'。高亨正诂:/'/'亭/'当读为/'成/',/'毒/'当读为/'熟/',皆音同通用。/'后引申为养育,化育。
二、网络解释
亭毒亭毒是出自《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的典故。综合释义:《老子》:“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一本作“成之熟之”。高亨正诂:“‘亭’当读为‘成’,‘毒’当读为‘熟’,皆音同通用。”后引申为养育,化育。《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生之无亭毒之心,死之岂虔刘之志。”李周翰注:“亭、毒,均养也。”前蜀杜光庭《贺雅川进白鹊表》:“亭毒万方,再树乾坤之本;照临下土,重悬日月之光。”宋王禹偁《吊税人场文》:“虎之生兮,亦禀亭毒。”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此(小説)四力者,可以卢牟一世,亭毒羣伦。”亭毒[tíngdú]化育。《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生之无亭毒之心,死之岂虔刘之志。」网友释义:时施王基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怒江市泸水县称杆乡前进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称杆乡东北边,距离乡政府30公里。国土面积6.6亩,海拔1841米,年平均气温14.9℃,年降水量1204毫米,适宜种植玉米、豌豆、蚕豆等农作物。有耕地310亩,其中人均耕地1.80亩;有林地220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1户,有乡村人口172人,其中农业人口172人,劳动力13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6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4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汉语大词典:《老子》:“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一本作“成之熟之”。高亨正诂:“‘亭’当读为‘成’,‘毒’当读为‘熟’,皆音同通用。”后引申为养育,化育。《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生之无亭毒之心,死之岂虔刘之志。”李周翰注:“亭、毒,均养也。”前蜀杜光庭《贺雅川进白鹊表》:“亭毒万方,再树乾坤之本;照临下土,重悬日月之光。”宋王禹偁《吊税人场文》:“虎之生兮,亦禀亭毒。”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此(小说)四力者,可以卢牟一世,亭毒群伦。”国语辞典:化育。辞典修订版:化育。《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生之无亭毒之心,死之岂虔刘之志。」其他释义:1.《老子》:'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一本作'成之熟之'。高亨正诂:''亭'当读为'成','毒'当读为'熟',皆音同通用。'后引申为养育,化育。
三、引证解释
⒈后引申为养育,化育。引《老子》:“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一本作“成之熟之”。高亨正诂:“‘亭’当读为‘成’,‘毒’当读为‘熟’,皆音同通用。”《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生之无亭毒之心,死之岂虔刘之志。”李周翰注:“亭、毒,均养也。”前蜀杜光庭《贺雅川进白鹊表》:“亭毒万方,再树乾坤之本;照临下土,重悬日月之光。”宋王禹偁《吊税人场文》:“虎之生兮,亦禀亭毒。”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此(小説)四力者,可以卢牟一世,亭毒羣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