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课本安排了x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x篇,共x篇。每单元安排“习作”x篇,共x篇。每单元安排“练习”x个,共x个。
1、关于习惯篇
本册教材在前五册的基础上,安排了“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这两个主题,配有x页插图。教学时要让学生在逐幅弄懂图画内容的基础上,语文学习要求并身体力行。
2、关于课文全册共安排课文x篇,韵文x篇。所编选的课文内容,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又有展示当代人物精神面貌的;既有赞颂革命英雄人物的,也有儿童日常生活的;有介绍风景名胜的,有介绍自然科学常识的等等安排,让学生多的知识,多的教育,而且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3、关于习作本册共安排了x课:看图写一篇作文,为别人画像然后写一篇习作,写写自己的新发现,看图写一段对话,写一篇板报稿,写一篇发表对某件事的看法的文章,学写一篇日记,编一个童话故事。从这x课的内容可看出,本册习作教材能贴近学生生活,实践、体验,注重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由自在地练习写作。
4、关于练习
全册共安排x个,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写字练习、口语交际等,意在语文教育的内涵,学生的语言积累,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目标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2、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xx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x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的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局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雨季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能初步对课文中不理想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请奖,知道课文的大意。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
(2)能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做过的写明白。
(3)能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
三、年级学情分析
本班是我这学期新接管语文教学的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不太了解,根据一周的教学情况,分析如下: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汉语拼音,能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学会理解词义,但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方面比较欠佳。学会独立识字,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不够通顺,一部分学生会给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已掌握“留言条”、“请假条”的格式和用处。能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认识冒号、引号,一部分学生还不会运用。使用钢笔写钢笔字,写字姿势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正确,在书写时,易错、易涂擦,还需长久的训练。习作方面,部分孩子基础差,语无伦次,有待提高。
四、措施
1、把握“课程标准”要求,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语言训练,着重段的训练
一、指导思想
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 “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情分析
四(3)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3人。大部分学生性格开朗,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在语文学习方面,本班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优秀生平时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知识掌握牢固,个别孩子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部分后进生上课好动,课后拖欠作业,学习质量不高。考虑到四年级是小学阶段非常关键的一个学年,本学期仍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的培养,加强硬笔书法的练习,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材分析
(一)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2、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3、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4、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四、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要重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与学习伙伴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尤其要重视自主、合作与探究。学生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4、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5、开展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主要措施:
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
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板演。
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
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
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优秀生要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强调真情实感的再现,给予写作技巧的指点,指导参与各种作文比赛;要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多下工夫,培养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重点指导写字和朗读,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做到“三个一”,养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始业教育 古诗词三首(三课时)
2 桂林山水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3 二月初一 放假
4 中彩那天 万年牢
5 尊严 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6 自然之道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蝙蝠和雷达
7 大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
8 夜莺的歌声 小英雄雨来 清明
9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唤 和我们享受春天
园地四
10 触摸春天 永生的眼睛 生命生命
11 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12 期中复习 期中检测
五一休息
13 乡下人家 牧场之国 古诗词三首
14 麦哨 语文园地六
1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全神贯注 父亲的菜园
16 鱼游到了纸上 语文园地七
17 寓言两则 文成公主进西藏 渔夫的故事 端午
18 普罗米修斯 语文园地八
19 复习
20 期末考试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学期,我们语文教研组全体同仁,将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学习新理念,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力求优化语文教研的内容和形式,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工作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对口班要深入钻研《考试纲要》,面向高考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力争在20xx年对口高考中再次回到全省排头兵的位置。
2、认真搞好教学研究,争取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特色,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3、继续强化协作互助精神,创建团结、和谐,充满创新与活力的优秀教研组,出色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
语文教研组的主要工作配合教导处、教科室、实训处、信息中心和政教处等科室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
(一)、配合教导处
1、明确教学目标。职业中学姓“职”,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师也要姓“职”,要根据不同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处理教材。对短
训班要降低难度;普职班要注重专业思想的渗透,强调实用性;对口高考班要一如既往地狠抓质量,提高升学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学常规检查。认真钻研教学大纲,精心制定教学计划,提倡共同备课。做好开学初、期中、期末的三次教学常规检查,并详细如实地登记,作为期末业务档案考评的依据。做好对口班的月考和普职班的期中期末考试的试卷分析和讲评工作。
3、规范教案编写。编写教案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合理安排教学过程重点考虑教学方法的合理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作业安排要保质保量,适合学生实际并做到全批全改。
4、全员业务考试。今年7月份将进行宣城市第四次全员业务考试,为取得优秀的成绩,请各位教师及早做好迎考备考工作,考出理想成绩。
(二)、配合教科室
1、理论建构。5月份,宣城市、宁国市教体局将组织职业中学教研论文、教学随笔、教学课例、教育案例的评选,我们要在平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撰写参评,并做到言以致用,用自己的研究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2、教研常规。认真做好听课、说课、评课常规,并准备上好一堂公开课。学校拟于5月底开展各教研组、专业组的说课竞赛活动。积极创造机会走出去、引进来,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3、教学开放。5月6—7日,学校将举办第九届市级职业学校教学开放周活动,希望各语文教师踊跃报名、认真准备、上出水平、彰显风采。
4、课题研究。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参与了课题研究,要求各位教师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力争按质按量结题,作为我们今后教学教研的依据。要打破专业界限,在语文教学之余学习一技之长,争做
“双师型”教师。
(三)配合信息中心
1、学校网站建设。作为教师,学校的发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尤其是我们语文教师,要更多地担负起宣传学校、提升自我的责任,积极在校园网上撰稿,宣传学校的发展。
2、收集优秀作品。我们不仅要及时发表自己的论文、随笔,还要及时搜集整理学生的优秀作品向学校校园网的“菁菁校园”推荐,培养品牌意识。
(四)配合实训处
语文教师担任的班级涉及到电工电子、数控机械等各个专业,在这些专业中,语文只是一门工具学科,我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将做人的道理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去。坚持文道结合,注重潜移默化。
(五)配合政教处
职业学校必须以活动来凝聚学生,这些活动中有许多都需要语文教师积极参与的:
1、 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辉煌六十年的征文评选和演讲活动,力争多出精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