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6篇)

关于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6篇)

来源:乌哈旅游

关于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 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工作计划。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6、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六、课时安排

  1、 小数乘法 ———————————————(8课时)

  2、 小数除法————————————————(11课时)

  3、 观察物体————————————————(3课时)

  4、 简易方程 (16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 (3课时)

  (2)解简易方程 (1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量一量找规律 (2课时)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5、多边形的面积——————————————(9课时)

  量一量 ——————————————————(1课时)

  6、 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

  铺一铺—————————————————— (1课时)

  7、数学广角————————————————(3课时)

  8、 总复习—————————————————(4课时)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2)班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比过去有很大的进步,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基本上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合作意识较强,少数学生能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总体上从期末测试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学困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有不同的收获。

关于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位置,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等。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安排了位置、多边形的面积。

  在统计知识方面,主要教学初步的概率知识。

  在解决问题方面,教材结合小数乘除法,运用小数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数学广角中,通过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渗透有关植树的一些思想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了掷一掷。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

  1、正确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了解灯饰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吗,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具体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5、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6、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模型思想,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一)改进小数乘法、除法计算的编排,体现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1、淡化意义教学。

  2、结合“十进制”的计量单位,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除法的算理。

  3、重视计算法则的概括总结。

  (二)简易方程的教学编排,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渗透代数思维的培养。

  1、重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教学。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

  3、凸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4、加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适当分散难点。

  (三)提供丰富的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炭素哟,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1、运用转化思想,根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倒面积计算公式。

  2、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估测意识、策略。

  (四)提供丰富的素材,促进学生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的大小的体验。

  (五)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并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

  2、 重视一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问题结构的训练。

  3、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 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

  4、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 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6、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

关于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

  一、基本情况。

  数学教研组由4名教学教师组成。教研组工作有一定特色,现在教研教学工作力度有所加强,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新课程教学已进入更深阶段,数学教学质量有一定提高。

  二、指导思想。

  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更新观念,确定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推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推进课堂教学素质化,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三、目标任务。

  1、提高老师们的教研意识,初步明白生成活动与预设活动的关系。

  2、增强老师们理论知识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优化原有知识结构。

  3、狠抓创新教育,积极开展教学竞赛活动,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在全组形成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教育之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全体数学教师要善于用新课程理念来审视和剖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对一些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分析”,要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后段试验积累有价值的素材。

  四、实施途径。

  1、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老师们参加理论学习。

  2、计划与随机相结合,组织老师们公开教研活动,认真做好活动前的说课、活动中的听课、活动后的评课工作。

  3、协助教导处不定时深入课堂检查“常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尤其是备课质量、作业批发和辅导学生的情况检查。

  4、加强教研时间,组织老师们进行日常心得交流。

  5、指导老师们将教育笔记与新课程探索轰动结合起来写,并与期末进行成功经验交流。

关于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8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从去年的学习成绩来看,我班学生大部分平时在数学学习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平时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是由于数学基础较差,有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够强,不能坚持及时完成作业,作业态度不够端正,导致作业质量不高。针对数学教学现状,本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要求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3、较复杂平均数的.求法。

  4、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5、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6、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7、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8、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三、教学措施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加强对比训练和迁移能力的培养。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4、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5、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6、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7、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于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两个班班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比过去有很大的进步,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基本上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合作意识较强,少数学生能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总体上从期末测试情况看,学生的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学困生的面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有不同的收获。

  三、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 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6、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六、课时安排

  1、 小数乘法 ———————————————(8课时)

  2、 小数除法————————————————(11课时)

  3、 观察物体————————————————(3课时)

  4、 简易方程 (16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 (3课时)

  (2)解简易方程 (1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量一量找规律 (2课时)

  5、多边形的面积——————————————(9课时)

  量一量 ——————————————————(1课时)

  6、 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

  铺一铺—————————————————— (1课时)

  7、数学广角————————————————(3课时)

  8、 总复习—————————————————(4课时)

关于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模板汇总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105-10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过程与方法:观察、比较、讨论,经历“认知冲突——否定——建构新概念”的探究方法,感受引入中位数这个统计量的必要性。

  3、情感与态度: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明确中位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在描述一组数据特征方面的差异,对统计数据多角度、全面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这是老师统计到的我班跳绳组同学的成绩。(示表一)

  (表一)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路 张同 赵方

  成绩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问:想一想用什么数表示他们跳绳的一般水平呢?

  →还记得平均数怎么算吗?

  2、(示表二)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路 张同 赵方 平均数

  成绩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130

  问:对照平均数,仔细观察每个同学的成绩,试试能有什么发现?

  →是啊,平均数怎么会比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高呢?

  为了便于观察,下面看→跳绳组成绩条形统计图:

  →分析的好!

  →像这样,当一组数据中出现特别偏大的数时,平均数受到影响,明显偏高↑偏大,已经偏离了大部分人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他们的〈一般水平〉还合适吗?

  →那在这里(示表四)用哪一个数代表他们的一般水平更合适呢?

  →那在这里,用哪一个数代表他们的一般水平更合适呢?

  (表四)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路 张同 赵方

  成绩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认识中位数

  1、比一比,找一找。

  比117大的有3个数,比117小的也有3个数,用117代表中等水平,也就是一般水平。在统计中,我们把117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示表五)

  (表五)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路 张同 赵方

  成绩 175 164 120 117 113 112 109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中位数?

  总结:只要是按顺序排列,中间位置的数就是〈中位数〉,它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过:下面是跳远组同学的成绩:

  姓名 李明 陈东 刘云 马刚 王路 张同 赵方

  成绩 2.91 2.82 2.84 2.01 1.84 2.94

  (1)、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用哪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1)平均数是多少?

  找中位数遇到问题了是吗?

  首先要把数据怎么办?→示表:

  1.84 2.01 2.82 2.84 2.91 2.94

  →中间有两个数,哪个是中位数?

  →就用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2=

  总→当一组数据是偶数个时,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2)、平均数是2.56,中位数是2.83。

  →用哪个数代表他们跳远的一般水平更合适?为什么?

  →是呀,平均数比大多数人的跳远成绩都低了?什么原因?

  这里出现两个特别〈偏小〉的数,使平均数降低了。

  比大部分人的成绩都低,所以,用中位数代表跳远成绩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现在请你对比平均数和中位数,它们有什么不同?

  ↑偏大

  平均数

  ↓偏小

  ↗不受偏大、偏小数的影响,

  ↘在一组有序数据的中间,代表这组数的一般水平。

  假如一组数中没有偏大数,也没有偏小数,平均数会怎样?

  ↓请看

  下面是同学们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请完成表格

  平均数中位数

  32.532

  ↘↙

  (1)为什么这么接近?

  (2)现在你认为哪个数表示一般水平合适?

  总:当一组数中没有偏大、偏小数时,平均数与中位数都可以表示一般水平。

  ↓过:通过以上活动,同学们对中位数有了更深的认识,明确了它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分析与推测:

  知道了什么?第几名?

  ↓过:看来,中位数就是一组数据的分水岭。它代表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也就一般水平。

  可是,你们知道吗?→

  3、调查与思考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让生说收获感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